首页 > 法律文集 > 专家文集 > 舒国滢文集

思想的碎片

2017-01-19舒国滢 A- A+

  一、人·鬼·兽

  1.哲人说:“贪欲是奴隶的前提”——我的理解是:人的贪欲愈大,其成为奴隶的可能性愈大。/人所关涉的愈多,自我所受的牵制愈甚。想占有外界,结果反而成为外界的奴隶。

  2.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甘心忍受痛苦,总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3.佛经说,人间最好,乃是因为,天上太乐,兽、鬼、地狱太苦。人间苦乐均衡,既有乐,也有苦。我认为,人间之人也有不同,太聪明之人与太快乐之人都不易于接受佛教。只有那些苦乐均衡之人,才有此可能。

  4.我乃人之专有。凡称“我”者,必然有个性,不同于他人的精神世界。否则人不能滥用“我”。有些人,名之为“我”,实乃奴隶,没有身份。物象无我,因为物象没有领受,没有执着。

  5.人是能笑的动物(斯宾诺莎语)。假如其他动物象人一样能够微笑,那一定会使人惊吓,以为那是一种怪物。

  6.人类是最好奇的动物,由于好奇和贪欲,他们最讨厌腻烦。精神和物质的双重空虚,迫使人类相互争斗。没有征战,即没有人类。人类一旦全部道德化,则将产生另一些问题:个人意识和自由的社会化,虽然可以达致和平,但腻烦无聊也将随之产生。到了这个时候,人类进化过程将趋于终结,步入“老年时期”的垂死阶段。生机勃勃的人类,在它的“青春时期”,是不能指望得到完全的和平的。

  7.[女人的特点]女人碰见女人,一定会加以观察;即使是路上偶遇,女人也会观看别的女人,把她看作自己的竞争者。

  8.肉体的快乐和痛苦是人的推动力:爱尔维修的观点]爱尔维修说,人们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是为了吃饭。但在执行这种职务时,我们都忘了这样做的动机,困难的不是吃饭,而是做饭。/爱尔维修说,欲望状态乃是一种享受状态,预料的快乐,比现实的快乐更持久。身体会衰弱,想象从不衰退。而且在所有的快乐中间,预料的快乐一般地也是在我们一生中给我们幸福最多的一种。/最软弱的动物,由于爱情会变得胆大起来。

  9.[人类退化的原因是什么?]拉美特里根据对人与动物的考察,得出三条结论:(1)动物愈凶猛,它的脑子就愈小;(2)动物愈驯良,它的这一器官愈增大;(3)我们在精神方面获得的愈多,在本能方面失去的也就愈多。[根据这一推论,凡是驯良的人,一定比凶猛暴烈的人更聪明吗?真正的结论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人类初期不管老少一律是不同年龄的婴孩吗?]

  二、理性与心灵

  10.理性是一个不可定义的概念;人们的思考有多深,其对理性的认识程度也就有多深。当人真正认识理性的时候,也许就该进入坟墓了。

  11.理论是什么?是人的思维的表现。那么理论来自何处?费尔巴哈说,理论是从观察天空开始的。其他动物不认识天,只有人经常注视天空,探索宇宙奥秘。最早的哲学家,大多都是天文学家。

  12.[心灵的价值]每个人都为自己骄傲,是因为每人都拥有一个非己莫属的心灵世界。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多画面、多重世界重合的世界,因为每个人在这个体系中是完全的主宰。否则就是被奴役,哈贝马斯称之为“生存世界的殖民地化”。

  13.我之有哲学品格,是因为我具有摆脱经验束缚的超验能力。这种品质,是一切哲学思想家所必备的。

  14.[关于“知”与“思”]作为学问人,处理“知”与“思”的关系尤为重要。知属学者,思属哲学家(思想家)。知多而思少者,多半为学者,而思多而知少,即缺乏学术之根。

  15.经验领域是一个受限制的领域,它的认识的扩大只能是从一个受限制的领域到另一个受限制的领域。

  16.那些自命博学的人,不过是一间旧杂货铺,充其量是一个古玩店,在那里他把玩些私人的东西。

  17.自知者,自信、自然。

  18.[推理是对象的加减过程吗?]霍布斯提出这一命题,很形象。

  19.逻各斯(logoz)的含义:在后世中,logoz被翻译为:理性、判断、概念、定义、根据、关系。其实,logoz是“言谈”,等于dhloun:把言谈的“话题”所及的东西公布出来。在具体的言谈过程中,言谈(让人看)具有说的性质——发声为词。logoz就是jwnh(发声)。logoz是让人看的一种确定样式。它的功能在于素朴地让人来看某种东西,在于让人觉知存在者,所以,logoz又能够意味着理性。[我的观点是:没有参照、比较,即无所谓认识。]

  三、自然、自由与善

  20.[关于世界的性质]世界是物质与精神统一体构成,这个统一体,严格地讲是同一个东西,有点类似佛教讲的“色空如一”,道家讲的“道”。我姑且称之为“单位”,康德命名为“自在之物”。一切物质,同时又是精神。精神是物质的载体。自然界与精神世界是同时演化的,呈扇形不断扩幅,趋向复杂。人类是宇宙(至少是地球上)物质与精神统一体的最高形式。人不是万物的中心,而属于自然循环的一部分,应遵循生物链规律。

  21.[自然是分层次的]自然界有无机界和有机界。从整体意义上说,地球是一个有机体的自然。

  22.[思考黑格尔]存在、过程和结果不过是开端,目的、原因的展开,而过程、结果不过是开端,是目的的表象化。

  23.康德说:经验的再现性综合,是遵循着自然规则的。我的理解是,自然事物的相对稳定性,是经验再现的决定因素。

  24.[“自由”与“必然”]斯宾诺莎说,凡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的东西,就叫做自由的。凡是存在及行为均按一定的方式为别的事物所决定的东西,则叫做必然的或受制约的。

  25.[两个问题]“精神是怎样外化为物质的?其中介是什么?”/“精神是无形、无体的,它是怎样影响和推动有形的物质世界的?”

  26.[关于“精神现象”的再思考]孔子将“信义”比喻为车杌,非常形象。我的看法是,仁、义、礼、知、信,乃人的精神的五大支柱;丧失这些支柱,人的精神世界就会陷入混乱。人的精神世界,乃是有主要支架结构的清晰结构。

  27.利己主义是恶行和善的共同来源。这一观点出自费尔巴哈,的确也是深刻的见解。细细分析,由于人的自私,才会产生一种向往和平的感情,这样美德也就产生了。

  28.[自由之辩]孟德斯鸠说,凡是有权力的人,总是滥用权力,非碰到限度不止。我的理解是,人天性是喜好自由的,因为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反差,越是受约束的人,越是从心底里渴望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甚至滥用自由。我的看法是,自由的中庸原则是在理性社会中必须保持的。

  29.[走近对象]我们认识事物,其实是从远处不断走近对象的过程。从远处看某物是模糊的,愈走近愈清晰。但过于清晰,甚至借用望远镜或显微镜观察,有时并不能把握事物的外部特征(整体特性)。找到考察事物的适当距离,等于认识的一半。

  30.人所创造的一切都是精神的演化的形式。/人类目前处于精神大分裂状态,精神分裂(个人精神、人类整体精神、宇宙精神的分裂)是人类痛苦的最深刻的原因。人类与自然界不同,动物主要靠气力或形体来摄取食物,人类则是依靠精神(智慧)。精神的丰富程度与它的物质获取应是平衡和谐的。但人类此时超前攫取自然财富,科学走向了它的反面,——为科学而科学。

  31.[思想能失控吗]笛卡儿说,除了我们的思想之外,没有一件东西完全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我认为,思想也并不必然受人支配。思想可能失控,如精神病人。在此意义上,思想一旦失控,即为精神疾病。/根据笛卡儿思想,我认为人所以有善恶两面,乃是因为上帝造人是完善的,但后来又犯禁了,也就邪恶了。而且,邪恶主宰了人的大部分。上帝造人时的残留,给人以片刻的完满性和美德,这是人的善性的一个方面。/笛卡儿把错误的终极原因归结为意志的无限性和理智的有限性之间的额矛盾。

  32.佛教讲“意”、“识”、“心”之间的关系,颇有趣。我列图如下:意→识→心。其中,识是关键环节。意即识,识即留影于心。有时,人们有意而未识或无意而识,或留心或不留心。

  33.人的心中同时有善心所与恶心所,不可能有纯粹的善心所或纯粹的恶心所,但究竟怎样分离出其中的善心所与恶心所,怎样扩展善心所,缩小恶心所,需要很好地研究。

  34.佛教上说,地球是“五浊恶世”,属于秽土。此言极是。地球演化至今为何就成了秽土、非清净之地呢?

  35.精神中存在的东西,不一定会在物质世界中存在,这一点很重要。它说明,精神世界是另一种待人认识的不可感觉世界,它可能与实物世界部分重合,但又不可能完全重合。

  四、历史、暴力和文化

  36.[历史,一个精神的长河]为什么人类不断重复自己的历史?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人类永远是无知的儿童?因为在一个历史片段中的人总是年轻的。人总是在历史片段中生活;片段是一种限制,是一个框架。虽然人可以承受以前的历史,也懂得以前的历史,但由于他们对自己所处的历史的片段不能很好地认识,他们就会作出错误的决定。人本身是有限的,这就是悲剧。经过悲剧的人不会重复悲剧,至少心中不会去追求悲剧。而没有经过的人,总有可能选择悲剧,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这就是悲剧。

  37.历史是一个总片段,那么不同的人又有自己的历史片段。这样,个人、群体的历史片段错综复杂,构成了复杂的人类历史总片段。图示:PZ=personalischeZeitschnitt;SZ=sozialeZeitschnitt;H=Historie;那么,H=SZ1,SZ2,SZ3……SZn+PZ1,PZ2,PZ3……

  38.[当下时代特征]我们的时代是杂染的时代,自然与社会同时污染,交互影响。

  39.语言是一种符号,信息,文字的或口头的。它包含着现实的和历史的世界。理解语言很重要,语言不被理解,只是符号而已。破译符号,打开语言封闭的缺口,就会使我们进入另一种文化或另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40.中国与西方的差异之一是:中国越是古老的越有魅力和价值,越是现代的东西越是缺乏新奇和光彩。西方则与此相反,越是现代的,越有魅力。

  41.[中国的民族文化之性质]中国民族有什么样的面目呢?我思考了很久,始终未有一个清晰的结论。从社会历史而言,中国似乎已进入了老年时期;中国文化是一个老年文化。从实践角度言之,中国人时而又表现出老成的幼稚、幻想和无理性,依赖人、权、神(如文革时期的人格崇拜)。这有点象水蛭,依赖于人,其实是要吸吮人的血液的。

  44.人类科学研究,是将模糊现象清晰化,也反映了人类究根问底、急功近利的天性。科学越昌盛、人类的审美、伦理、仁义等模糊价值越丧失。中国古代追求道德文章、轻视科学技术,本质上可以说是一个追求精神生活的民族国家。

  45.[理想主义的社会实践]理想主义的社会学说,在实践中一开始就树立了两个敌人:一个是国内的敌人——破坏理想主义的社会的国内敌对分子;另一个是国际敌人——国际的思想意义形态的压力。理想主义的社会,其实是在孤立封闭体系中生存的。在一定意义上,“孤立”成为撕裂世界关系的手段。不是自己孤立自己,就是自己孤立别人。除了孤立,理想主义的社会实践没有更好的选择,这也许正是“乌托邦”范例的共同之路。

  46.[暴力继承问题]卢梭说,任何暴力,只要超过了以前的暴力,就继承了它的权利。这也可以推理,暴力在世纪进程中是不断加强的;新的暴力总是比旧的暴力更为强烈,并且手段日趋复杂。最现实的暴力,总是比以往任何时期的暴力更为残酷。以仁善对付暴力,不是显得软弱,就是显得有些迂腐。

  47.[人民不应由于自己的过失而给暴君实行专制制造借口。]暴力是伴随君主制的,支持它的是暴力,推翻它的也是暴力。

  48.[人民的罪恶]“人民”一直被用来论证“合法统治”的证据。人民是不可怀疑的。但罗·培根的《大著作》片段引有《圣经》一句话:“由于人民的罪恶,伪君子经常占据着统治。”这意味着,人民也是有罪恶的。这也就把人民从神圣的地位拉了下来。的确,从“人民之恶”出发来思考社会现实,也许是正确的方法论。历史上,由于人民自己的罪恶导致人间悲剧,也是屡见不鲜的,如法西斯的暴政。人民,决不是无罪的。

  49.日尔曼,德语German,Ger,相当于Sper,意指“矛”,日尔曼人,指“手持长矛的人”,战士。这是一个典型好战的民族。

  50.“治国重在私德”,无私德亦无公德。陶冶私德,为公德之根本。其实,德不在理,而在于行。懂得道理(德理),不一定就是道德家。

  51.法律本质上应当是美的,美代表着人类对事物的完善程度的追求,法律中的美,是人们审美意识在法律货物规范中的体现。美的法律一定是至善的法、正义的法。法的美是法的权威最深层的心理基础。以美莅天下,可以治乱世之心。法以其美,治理社会之丑。法之不美,何谈治丑?现代社会,应大力倡导法律之美。

  52.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1995):“一种行为触犯某种强烈的、十分鲜明的集体情感就构成了犯罪。”我的思考:犯罪是一种对人类情感的公然藐视和毁损,对普遍的社会共识的否定。(但是难道这种类情感或社会共识本身没有错误。当类情感中明显包含有对创造力的压制的暴力时,犯罪毋宁是对这种暴力的反抗。)

  --------------------------------------------------------------------------------

  *收集在这里的只言片语是近年读书之心得的部分,不成逻辑。偶尔翻检,聊作自娱而已。

精选精彩评论/登陆才可以发表评论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