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文集 > 专家文集 > 王卫国文集

求经世之道 思济民之法

2017-02-08王卫国 A- A+

  经济法系的同学创办了一个刊物,命名为《经法论坛》。"经法"者,经济法之谓也。而经济法者,简言之,调整经济关系、规范经济行为、贯彻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目标之法律也。故经法学人,言必称经济。

  或问:何谓经济?

  在汉语中,"经济"一词,首先为"经世济民"之义。杜甫《上水遣怀》诗中"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和《宋史•王安石传论》中"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皆取此义。

  当今之人,大多以"经济"为经营生财之事、济业取利之术。在一般人群中,"经济"几乎就是"招财进宝、发财致富"的同义语。而在知识阶层,人们或许更倾向于借用经济学的术语,谓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财富增长"。

  然而,配置资源、增长财富之目的何在?不妨一言以蔽之:富国兴邦,造民福祉,开太平盛世,求天下大同。

  经济学家盛洪博士著有《为万世开太平》一书,开篇即引录宋人张载之语: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万世太平,是何等崇高的事物!立天地心,立生民命,继往圣绝学,开万世太平,又是何等伟大的事业!可见,经济学家的终极关怀,不在"利",而在"义"。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对"经济"的理解上,也有喻义与喻利的歧异,亦即君子与小人的分野。

  那么,法学家的终极关怀何在?

  依我之见,可归纳为四:一曰天地之公平正义,二曰生民之权利自由,三曰文明之永恒真谛,四曰人类之和谐大同。

  如同对"经济"的理解一样,人们对"法"的认识也存在歧异与分野。在一些法律职业者的心目中,法律不过是"招财进宝、发财致富"的工具而已。因此,为了发财致富,他们可以玩弄法律于股掌之间。还有一些人,对法律深怀崇敬,但拘泥文字,执迷概念,不识法学之精神,难得法律之大体。

  我曾在一篇题为《论法学家的人格》的文章中,对法学家有如下的描述:

  总结各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我们不能不注意到法学家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独特作用。为什么?仅仅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才华和出色的工作吗?不是。在一个社会中,以自己的知识、才华和出色工作而作出贡献的社会群体绝不止法学家。法学家的卓越之处,在于他们的人格,在于他们所具有的一种为社会所需要而且为社会所崇尚的品格,这就是正义精神和理性精神。法学家追求正义,但是他们是以理性的方式追求正义和实现正义,这是法学家不同于那些动辄高呼"造反有理"的极端正义论者的地方。法学家讲求理性,但是他们始终把正义的价值作为其理性的指导,把对正义的追求贯彻于他们的理性思维之中,这又是法学家不同于其他科学家的地方。

  法学为经世之学,故法学家应为经世之才。经世者,治理天下也。法律乃治理天下之公器,必恪守"天下为公"之理想。所以,法律应当成为正义的宣言和正义的保障。

  古罗马法学家说:"正义乃人人各得其所之永恒意志。"博登海默进一步指出:"公平对待的善意,必须通过被设计来实现正义社会的目标的实际措施和制度上的手段来加以实施。"也就是说,正义不仅是一种普遍的意志,而且是一种持续的行动。而正义的意志一旦成为法的意志,就必然体现为法的行动,即制度之创设、实施和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正义目标指引下的科学精神之实践和理性方法之运用。

  不久前,在英国剑桥大学和BBC就"谁是第二个千年的第一学人"举行的全球性投票中,马克思两次荣登榜首(爱因斯坦屈居第二)。马克思不仅是伟大的经济学家,也是伟大的法学家。最近,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召开了题为《马克思何以被西方评为"千年第一学人?"》的学术讨论会。在会上,主讲者蔡德诚教授指出:

  宏扬科学精神,不应仅是一句口号,面对21世纪,尤需重视科学精神的实质性要素的确认与落实。科学精神至少应包括六大实质性要素: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这六条实质上也是社会科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构成要素,是21世纪中华文明中兴大业的理性保障。

  我以为,这里所说的六大要素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特别是法学教育的基本要求。而在这六大要素当中,必然贯串着一个基本精神,那就是"经世济民"的意识。马克思就是一个锐意改革、执着探索和顽强拼搏的经世济民的典范。

  然而,做一个经世济民之人并非易事。前面所引杜甫《上水遣怀》中的"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即是感叹此类人才之难得;而《宋史•王安石传论》中的"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则是赞叹此类人才之可贵。

  前面提到的北宋学者张载,在教育思想上有"学以变化气质"的主张。这使我想起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养厚德以载物,求至善而不止,皆有"变化气质"之旨趣。所谓"变化气质",对学校来说,就是对学生的人格培养,而对学生来说,就是自身的人格修养。严格地说,学校的职能只是提供人格培养的文化环境,而人格修养则全在个人的身心体验和自我锤炼。一个人要成为经世济民之才,必须从自身人格修养做起。这就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而儒?quot;修齐治平"学说包含的理论前提,则是孟子所说的"人皆可成尧舜"。

  十年前,我在瑞典留学时,曾著一短文,记自己对"人皆可成尧舜"的感悟:圣人亦人乎?

  圣人立天地之间,养天地之气,存天地之理,行天地之道。其气之浩,非形体所能拘;其理之至,非凡俗所能识;其道之恒,非时空所能限。养浩气者,超然乎人欲之外,致太虚,游九极,无苦无乐,无得无失。存至理者,超然乎尘世之外,知天命,参玄机,无成无败,无荣无辱。得恒道者,超然乎生命之外,齐天地,贯古今,无清无浊,无亡无存。

  圣人亦人乎?然。人者,孕于天地之精气,生于乾坤之运数也。其始皆有善心、灵觉、悟性。其善心可养为浩然之气,其灵觉可修为至然之理,其悟性可化为恒然之道。然世间之人,难免形骸之困,欲念之诱,偏私之囿,强权之遏,而致善心障、灵觉钝,悟性衰,是以天地之气不养,天地之理不修,天地之道不化。其浑浑噩噩,喧喧嚣嚣,怡然如夏塘之蛙;颠颠狂狂,纷纷扬扬,跃然如秋郊之叶。故曰?quot;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五章)或谓:岂天地不仁乎?盖人不知自养、自修、自化也。又谓:天地不仁,致有自养自修自化之人,常不胜其苦。一为形骸之苦,常叹人欲之难禁也。二为性智之苦,常叹参验之难得也。二为意念之苦,常叹恒一之难守也。故圣人亦人,然非常人。常人不堪其苦,故居夏塘而不思迁,当秋风而不能持。而圣人能胜此三苦,乃得腾然奋飞,扶摇九霄,驾云驱风,挟雷驰电,屹千仞之巅,巡万里之遥,观山峦之郁郁,阅江海之滔滔。更有仁心善志,注入和风细雨,化作煦日祥云,济万物,慰苍生,启志士,励贤明,成就永世不灭之勋德也。

  圣人非人乎?亦然。圣人与天地合一,其所存唯浩然之气、至然之理、恒然之道,不独见乎形、闻乎名也。故谓:圣人无形无名,超乎形名,齐道,配天,法自然,处逍遥之境,达上善之域,得虚无之实,成纯一之精。若此,何在乎形,何在乎名?

  为学之人,未必能有尧舜的业绩,但未必不能有尧舜的精神和尧舜的智慧。当今国学大师蒋庆先生将儒学分为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政治儒学着眼治理天下,心性儒学重在个人修养。蒋庆在其阐释政治儒学的著作《公羊学引论》的自序中写道:

  世有论儒学为"为己之学"者,言现代儒学之最大功用在成德成圣,不在经世治国,其言下之意谓今日经世治国非西学不能为功,儒家之政治智慧已为出土文物矣。是书之作,欲驳正此论,证明儒家之政治智慧仍未过时,在今日仍有其价值,乃建立中国政治理论不可或缺之丰富思想资源也。

  蒋庆先生历经数载寒窗,写下近三十万言的《公羊学引论》,实为 "为先圣继绝学"之壮举。其字里行间,透出"他欲行救世之意向"(梁治平语)。

  二十年前,我与蒋庆同在重庆歌乐山下求学。促膝论道间,他曾有一语:"救世先救人,救人先救己,救己先救心"。十年前我客居国外,感记此言,写有如下文字:

  世道人心

  古人观大千世界,谓之"世道人心"。盖世之兴衰,概系于道;人之善恶,全决于心。故观世必观道,度人必度心。

  敢问当今之世,有道欤?当今之人,有心乎?倘今世有道,可见世人有心?若今人有心,曷识人世有道?

  道存乎心,心依于道。道不行,心将失。心不存,道难兴。

  得道还须先得心。道不行于世,何妨行于心?其未可得诸世,何妨得诸心?心者,道之流也。道者,心之源也。源之未涸,可知流之无竭也。故我今于世,必以心求道,以道益心。求之愈切,益之愈实。求之愈固,益之愈坚。心既益,则得道易。益既坚实,则得必深远。

  于无道之世言道,无功于世,无补于道。与无心之人言心,无助于人,无益于心。故古之圣人,睹道不行,必身体而力行之。仍不行,乃西出函谷,东渡瀛海,以避无道而求有道。其无道者,世也。有道者,心也。

  圣人于无道之世,不闻世之将衰,唯见道之必兴。盖圣人之心,唯道是循,而不附于世也。故吾生在世,若思济世,必先思济人。吾生于人,若求得人,必先求得心。

  或问:益心得道,其法若何?曰:虚怀正志,归仁向善。虚怀者,少私寡欲也。正志者,顺天循理也。归仁者,泛爱兼容也。向善者,抱朴守素也。虚怀者不恃力,正志者不穷术,归仁者不思恶,向善者不图乱。恃力穷术者,终遗患于己。思恶图乱者,必加害于人。得此一端,足为人生之大憾。远此二端,实为人生之大幸。若更得虚正仁善,岂非人生之大乐!

  吾人尝谓,近日之高等学府,有三气甚重:一为商人气,二为小人气,三为庸人气。三气肆虐之处,清流隐没,浊流泛起,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君子之风和王者之道皆荡然无存。多年来,求学不求道,治学不治心,已成学界之通病。当年陶行之先生倡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今有几人理会?

  为学之要,不妨以"读书悟道"系之。读书之人,大抵可分三品:一为求利者,二为求知者,三为求道者。道是一种境界。它首先是一种道德境界,即对人生的透彻感悟,其次是一种学术境界,即对世界的深刻感知。求道必须悟道;悟道方能得道。悟道是一个自我超越的内在体验过程,也是一个现实超越的外在认识过程。悟道之艰难,屈子有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得道之珍贵,孔子有言:"朝闻道,夕死可也。"

  清华大学和厦门大学的校训,均立足"自强不息"。然自强之本何在?清华谓"厚德",讲究品行修养,务实而凝重;厦大言"至善",强调精神追求,高远而清逸。二者各有千秋,殊途同归。然厚德之培养,需保持远大理想;至善之追求,须坚持长期实践。故厚德与至善,实乃相得益彰也。

  末了,借《经法论坛》一角,对同学们以一语相嘱:

  修身治学,经世济民。

  (2001年11月20日写于北京军都山下)

精选精彩评论/登陆才可以发表评论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