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领域 > 土地开发

惜地如金的农民去哪了?农村土地撂荒严重,别急,新型农民来了

2020-02-17 A- A+

  要说农民心头的宝是啥?肯定是土地。我国有近20亿亩耕地,有句农村俗话说“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的确,农民这个称谓被天然的和土地结合起来,以前,农民一家人的年收入都要靠着土地来养活,把土地当成金子,所以就有“惜地如金”的说法。

  不过这种情况最近一些年发生了变化,农村的青壮年大量的进城务工后,有的是由于路远,有的是感觉土地里赚不到钱,渐渐对土地上的事情懈怠了。不少的外出务工的农民土地上开始长出了野草,看到良田变荒芜,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这个趋势任由其发展下去,会不会出现耕地无人种植的情况呢?总不能以后吃粮食要看外国人眼色,全部靠外国人进口吧?

  而今,在我国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土地却成了农民的一种累赘,成了一种“鸡肋”。这都是因为种地成本的上涨,稀释了原本就很薄的利润,使得种粮不挣钱成了农民的共识,甚至还有农民因为种粮赔钱而走出农村,外出务工。所以,撂荒就成了一种常态。

  由于农村生产效益低,土地资源难以盘活等原因,在甘肃、河南,以及贵州,土地撂荒甚至在局部还有扩大的趋向。加上农药、化肥的成本年年攀升,种粮收益日渐稀薄,甚至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若遇到干旱以及洪涝等极端天气影响时候,种粮甚至会是一件赔钱的买卖。就拿水稻来说,农民用4个月的精心打理,3亩水稻也就卖3000多。可如果外出务工的话,4个多月收入9000块是没问题的。这种巨大的收入差异,吸引着农民走进城市。

  在2008年的河南,就曾经出现过麦季的撂荒现象,很多的农民只种了一季水稻。渐渐到了9年后的2017年,这种撂荒的趋势已经越过了淮河,开始从丘陵地区向着平原延伸。河南南部也出现了撂荒的苗头,一些地块的农民要么任凭荒草遍地长,要么就采用种植苗木的非粮化种植方式。

  而在甘肃省的定西市青岚山乡青湾村,村里共有耕地8800亩,而土地撂荒就达到了3130亩,占了全村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同样,青湾村在外务工的人也同样占了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达到了417人。在撂荒人群中,有76户为全家弃耕外出务工,他们的弃耕面积达到了2209亩,季节性务工弃耕面积为847亩。

  在贵州,山川沟壑纵横。本来土地资源就极为紧张,但是就是这种情况下,土地撂荒依旧泛滥。由于土地的收益低,使得很多村民将自然条件差,不肥沃、位置偏的土地撂荒。而很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则更加剧了这一情况。

  关于土地撂荒,有什么解决办法吗?有的来讲,有奖励也有惩罚。

  我们都知道,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地的农民将承包地撂荒两年或两年以上,村集体作为耕地的发包方可以终止他的土地承包权,收回土地另行承包。并且,土地撂荒之后,国家对农民的各种农业补贴就不再适用,农民失去了领取补贴的资格。

  讲到奖励,也有不少。家庭农场和合作社都是重点的领取补助的对象,而针对小农户的补贴金额上,除了直接的粮农补贴外,还有农机补贴等等。并且对于进行土地轮耕,保持并提升土地活力的做法,国家也有一系列的奖励措施。

  除此外,像是土地流转等常用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式,也是解决耕地撂荒的有效方法,现在有一些农民在外出务工时候,就把自己的土地流转或者委托给有实力的合作社进行土地托管,也是一个避免土地撂荒的好法子。

  合作社在托管过程中,就形成了一种农村新型农民的群体。他们一般文化水平比较高,有一定的现代农业基础,能将知识和理论结合起来。现在全国有上百个农民培训基地,很多有志为农村农业增砖添瓦的大中专生,在这里培养新的绿色创业理念,传播新型农业知识,新型农民的出现,让撂荒的土地出现了新希望!

来源:三农中国

精选精彩评论/登陆才可以发表评论

表情: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