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领域 > 土地开发

关于民间资本开发造地实践

2017-02-28 A- A+

  农权法律网编者按: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在很多贫困地区有着巨大的资源优势。那么,如何通过市场唤醒贫困地区“沉睡”的土地资源,将资源转化为资产,将资产转化为支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力量?请看下文。

------------------------------------------------

  原标题:唤醒沉睡的土地资源——岢岚民间资本开发造地实践

 

  A 曾经开荒造出新舍窠,如今河谷再造42亩水浇地

  新舍窠,这是一个村子。村子的历史恰如村子的名字,它由很多山庄窝铺发展而来,是近几百年来自然形成的村落。大约是明清时期,周边地区的老百姓逃荒过来,一个沟里掏两孔窑洞,并就近开荒种田,由于背山面水,种些水果、蔬菜,生存下去还是没问题的。

  村子的形状是两山夹一沟,区域沿着中寨河绵延数公里。站在河边,能看到对面山上的坡地,一块一块连接在一起。2016年,在国土部门的指导下,村民们通过平河床、整地、垫地、平整,在河谷地带新造了42亩耕地,土层厚度达到了70厘米,地里还接通了高压线,装上了机井,这些地都可以用水浇灌。

  说起新舍窠造地的热火朝天景象和村民的高兴劲儿,村党支部书记苏雨茂更愿意回到历史的记忆中,“我们家在新舍窠是第5代,最早的时候是清光绪28年,由于瘟疫,举家从神木搬过来的。在大山深处,这里是一块宝地,背山面水,没有瘟疫,也没有兵荒马乱,老百姓可以安心过日子。抗战时期作为根据地,这里又成了晋绥边区二中和一所实验中学的所在地,部队和学生都住在这个山沟里,他们打仗、学习,还开荒种地。到了农业学大寨时期,更是打坝、造地,造出了一个新村,就是现在新舍窠的模子。2016年,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人少地多的优势,再造耕地42亩,不仅为村集体增加了耕地,形成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还通过易地交易获得了176万元的收入。”

  立春后的新舍窠,白雪皑皑、寒气逼人,不过河水依旧潺潺地流淌,空气更加清新。这块河谷,最窄的地方也有200米,河谷里平整的土地就是新造的耕地。随着河谷越来越宽,地幅也越来越大,一块一块已经连片成规模。

  岢岚县副县长岳保和告诉记者,2016年,岢岚全县在阳坪乡共实施了4个片区的土地整理项目,基本地貌为河川谷地和黄土丘陵缓坡区,土地利用现状为旱地,其他草地、裸地、内陆滩涂、农村道路和田坎,通过土地整理,新增旱地14.3281公顷,新增耕地率为13.16%。

  B 试点村级自主开发零星造地,将土地资源转化为发展力量

  我省很多地方的贫困属于条件性贫困,即由生产生活条件困难造成的贫困。岢岚也不例外!从根本上改变区域性普遍贫困,最重要的是改变造成贫困的生产生活条件。而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在很多贫困地区有着巨大的资源优势。那么,通过市场唤醒贫困地区“沉睡”的土地资源,将资源转化为资产,将资产转化为支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力量,正是岢岚试点推行土地整理和零星造地的意义所在。

  岢岚地处山区,境内零散、小面积未利用地资源大量存在。根据耕地占补平衡有关规定,岢岚在确保耕地质量的前提下,按照“规划先行、政府主导、村委组织、群众参与、上市交易、利润扶贫”的原则,在贫困村实行以扶贫为目标的土地整理和零星造地项目。其土地开发的范围包括沟、滩、梁、峁等未利用地,要求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年度整治计划相关要求,并且土地地界清楚、无权属纠纷,单宗地块面积在100亩以下;土地整治项目,要求新增耕地不得侵占河道、影响行洪、破坏林地,且质量等级在12等以上。

  对于造地项目的实施程序,岢岚出台了《岢岚县利用民间资本开发造地实施脱贫攻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土地开发首先要进行规划,即县国土局对全县范围内的未利用地进行规划,并作出分年度实施计划。其次是项目申请,以乡为单位统一申请当年计划,然后对新增耕地项目进行实地踏勘论证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踏勘的主要内容是项目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技术设施条件、新增耕地潜力以及当地群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等。项目通过评审后,就可以实施了。

  2016年,阳坪乡下寨村等5个行政村实施了“村级自主开发零星造地”,截至目前已完成造地220亩,实现新增耕地187亩,其中水浇地127亩,指标交易全部完成后,预计可实现净收益近800万元。今年春节刚过,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许大纯在岢岚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时表示,零星造地项目是用好用活土地扶贫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村集体组织积极尝试“村级自主开发零星造地”扶贫模式,各级国土部门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帮助贫困地区用好土地政策,早日摆脱贫困。

  去年以来,通过占补平衡指标交易,岢岚5个村唤醒了沉睡的土地资源,将闲置的土地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发展要素,使其为所有者带来收益。位于中寨沟河谷的新增耕地,即是指标交易后的土地,目前由新舍窠村粮丰种植合作社进行油用牡丹的试种。[!--empirenews.page--]

  C 土地收益大多留在村集体,壮大集体经济激发内生动力

  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岢岚一直是一个落后、闭塞的地区。19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7.43%是贫困村,贫困人口中靠天凭苦吃饭的农民就占到70.14%。在收入渠道单一,单个农户增收能力弱的情况下,如何内外结合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岢岚县副县长岳利文在《全县脱贫攻坚大会上的动员讲话》中,指出了岢岚“缺乏资金持续支持和统筹利用”的短板:以政府资金、社会捐款为主的公益性资金供给,既存在规模有限问题,又因为非市场性、没有回报而导致缺少内在动力;一些扶贫资金直接给予贫困对象或贫困村集体,这些主体不具备科学有效使用资金的能力,效果不够理想;一些资金只能少数“能人”利用,真正的贫困户由于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受一定条件限制而不能用到;一些资金不能很好地统筹起来,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

  如何补齐这一短板?他们从宝贵的未利用地资源中找到了共同富裕的路子,就是通过用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易地交易获得的收益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将土地资源变成土地资产,再将土地资产转化为土地资本,壮大集体经济,实现资源的转换。2016年,岢岚一共摸排出可用于民间资本开发造地的未利用地1000多亩,这些土地资源大部分位于无集体经营收益的“空壳村”。

  《岢岚县利用民间资本开发造地实施细则》规定,土地收益先行归还造地投入,增值部分由县、村、合作社三级分成,分别占30%、55%、15%。其中,县级留取的30%的利润,全部用于扶贫;村级留取的55%的收益,由项目所在村委会经群众大会讨论,确定资金使用范围或项目,主要用于本行政村的公益事业及本村群众的扶贫开发事项,也可实行异地投资入股分红的办法,由村委会向乡政府提出申请。土地开发合作社分得的15%的利润,应按入股金额分配给合作社入股的群众,按入股份额比例分配,没有入股的不得参与分红。

  通过造地,新舍窠的造地合作社2016年已经获得26万元收入。“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村子下一步的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这段话苏雨茂一直铭记在心,他每天都会到新增的耕地上去转转,一方面观察油用牡丹的生长情况,另一方面琢磨如何让村集体收入的96万元生出更多的钱来。

精选精彩评论/登陆才可以发表评论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